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正在北京中關村舉行的2019年全國雙創周北京會場上,一款外形并不起眼的穿戴式醫療健康科創產品——無線腦血氧頭帶,吸引不少觀眾前來試戴試測。據悉,該無線腦血氧頭帶及一道參展的無創腦血氧監護儀,均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團隊近20年的科研成果“落地”轉化而“開花結果”。

中科院自動化所18日在雙創周北京會場舉行“腦科學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研討會”介紹說,依托該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孵化的科創企業中科搏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創立,兩年來,中科搏銳以自動化所雄厚科研實力和腦網絡組近20年成果為支撐,已研發推出無線腦血氧頭帶、無創腦血氧監護儀兩款先進的腦氧檢測設備,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核心算法,實現患者腦部微弱信號的無創化采集,有望徹底杜絕有創式頸靜脈和頸動脈穿刺置管容易引起并發癥的現象。
其中,無線腦血氧頭帶可實現腦血氧水平的無創、便攜和實時、精確的持續監測,其采用數據無線傳輸方式配合手機應用,應用場景可擴展到移動中、封閉空間等特殊場景之中,再配以高靈敏度器件和獨特設計,也可適用于高空、高原、深海等低氧極端環境。

中科院自動化所副研究員、中科搏銳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鑫稱,這兩款腦氧檢測設備已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及朝陽醫院、解放軍總醫院、陸軍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多家醫院進行多項應用試驗,結果顯示:監測結果有效、準確、實時、連續,且特有的無線腦氧模塊可實現在空間隔離下的腦血氧可靠記錄。

中科院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主任、中科搏銳首席科學家蔣田仔研究員指出,腦圖譜一直以來都是研究腦結構、功能及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傳統腦圖譜局限性眾多,腦網絡組研究中心未來將整合不同時空尺度信息、繪制跨尺度多模態腦網絡組圖譜,推動“腦科學-腦疾病-腦機融合”研究之間的深度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