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網在線健康導讀:12月17日,CFDA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的通知》,要求各省局應當組織屬地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對所承擔的第117號公告及其后……
12月17日,CFDA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的通知》,要求各省局應當組織屬地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對所承擔的第117號公告及其后所有注冊申請的藥物臨床試驗進行自查,自查情況于明年1月10日前完成。筆者留意到,截至12月14日,有761個品種上市申請被藥企主動撤回或主管部門不予批準,而這一過程只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
被冠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史上最嚴”臨床試驗自查和檢查的結果在醫藥界掀起了驚天波浪。7月22日,CFDA官網掛出《關于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即第117號文);7月23日,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藥審中心相關負責人回應:“上述申報生產的資料一經提交將不再允許企業補充或撤銷,CDE也將確保上述資料的完整。”8月28日,《關于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情況的公告》(2015年第169號)掛網,提示企業主動撤回317個藥品注冊申請,沒有公布具體名單。至10月15日,又增加了18個藥品注冊是申請撤回的信息。
進入11月,主管部門又多次發出公告,涉及185個藥品(其中主動撤回174個和CFDA不予批準11個)。截至12月14日,主管部門官網繼續提示有237個品種撤回或不予批準。筆者掐指一算,還有近700個品種,最終能有多少能得到批準上市?這是業界都在密切關注。
此前,國內的研發機構和相關企業對一些品種都易蜂擁而上進行仿制,幾十家企業同一品種的產品同時上市的情況屢屢發生,實際質量如何?筆者選取了1622個品種中有5家及以上企業申請的品種(共36個),進行初步分析發現最多仿制的品種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共有17家企業申請;其次是瑞舒伐他汀鈣片和奧硝唑片,各有14家,再次是多潘立酮片,有12家。僅在公布的440余個撤銷或拒絕的品種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已撤銷或被拒絕的是9家,奧硝唑片和多潘立酮片撤銷或拒絕率也較高。36個品種中,撤銷或拒絕率最高的是氯沙坦鉀片,其次是鹽酸特比萘芬片和頭孢克肟膠囊。如果加上此前未公布名單的317個品種,可能這個比例還會更高。此外,目前通過率相對較高的是伊潘立酮片和注射用頭孢替坦二鈉,前者7家申報,后者5家申報,均無撤銷或被拒。瑞舒伐他汀鈣片14家申請中只有1家被撤銷或被拒。究竟是這些品種是在317個未公布名單的品種中還是說通過審核,業界將繼續觀察。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317個品種未公布,所以無法對每一個品種進行精準分析,只能先把已撤銷和主管部門拒絕的400余個品種進行分析。筆者初步統計發現,其中約50%是國內企業按照新藥申請的,約48%的國內企業已有國家標準來申請。外企方面目前有6個品種撤銷,品種包括來曲唑片、丙戊酸鈉緩釋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布洛芬混懸液、孟魯司特鈉咀嚼片。
一些企業為搶時間或走捷徑,通過改酸根、劑型等按照新藥標準來申請是常見的“策略”之一,質量如何保證?按照新藥申請的222個品種中,有22個品種發生了2家及以上撤銷或被主管部門拒絕。筆者梳理發現,如托拉塞米分散片、鹽酸伊伐布雷定片,有4家申請目前都全部撤回;賽米司酮片、依普利酮片有3家申請目前也都全部撤回。
此輪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無疑還將繼續加大力度,還抱有僥幸心理的企業該醒醒了,藥品安全事關民生,事關國民健康與生命,所有制藥公司都需要對藥品質量做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