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為我們最關注的話題。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預防身體的疾病?這都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人民健康網推出《金臺養生園》欄目,為您盤點最養生的生活方式,帶您走進健康園地。
長壽無疾六個原則
1.良好的心態。
良好的心態分為三個層次。第一,自強不息。整日無所事事、吃喝等死,那不是良好心態。按照年齡段,該做什么做什么,這才是良好心態。年輕人學習,青年人工作鍛煉,中年人要有擔當,老年人以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教為己任,以健康為己任,不給家庭、黨和社會添麻煩。第二,與人為善,勿以善小而不為。第三,知足常樂,有感恩之心。第四,心安理得。做任何事情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能睡得著覺。
2.優質的睡眠。
人一生1/3左右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因此,正確的睡眠非常重要。其一,要避風。床不要挨近門窗,一定要在角落里面。古代皇帝的臥室都很小,其主要目的也是避風。其二,要蓋肚。位于腹部的神闕穴、關元穴是人體要穴,是人體精氣聚集、棲息之地。其三,要睡子午覺。子,指子時(夜間11點至1點);午,指午時(白天11至1點)。古人認為,這個時間是陰陽盛衰之時,人應該入靜,以適應自然界的這個變化。尤其是子時入靜,更為重要,所以熬夜對身體損害較大。其四,避免久臥傷氣。人長時間臥床,老躺著不動,會導致精神昏沉、萎靡不振,引起氣的散亂,得不到凝聚,久之則氣散,無力化神,則人的精神更是萎靡不振,神疲乏力,形成惡性循環。
3.每天大便。
一個人的大便可以自主、正常,預防和治療其他健康問題往往事半功倍。每日5~7時是大腸經當令,有利排泄。大便前先摩腹、提肛,對排便有益。
4.合理飲食。
做到五個一點:少一點、暖一點、淡一點、素一點、早一點。晚餐最好在八點前吃,要多喝粥,戒煙限酒,喝溫開水,忌冷飲。
5.主動活動。
只有主動活動,而非被動活動才能保持身體活力。在水質有保證的前提下,建議大家多游泳;適度快走、慢跑,打太極、五禽戲、門球、高爾夫等都是不錯的運動。建議50歲以后,盡量不要打羽毛球、網球等激烈的球類運動,少爬樓梯、少登山,以免傷害膝關節,造成下肢行動不便。長期坐輪椅者,長壽者寡。
6.終身學習。
學習是改變自己的根本。晨朗誦、暮默念,即早上朗誦可激發陽氣,晚上默念避免動氣。終身學習,能幫助了解人生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了解社會現狀,對自己的生活規律有一個全面的、客觀的認識,從而擁有良好的心態,進一步保證睡眠質量、大便暢通、飲食健康及活動適量。【詳細】
冷、熱、酸、痛、麻、腫 經絡不通六字斷
《黃帝內經》記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說明疾病的發生與經絡密不可分。經絡通暢可交通陰陽,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和諧狀態,反之就容易生病。人們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其實是講,在經絡不暢時,人體會發出一些“求助信號”。
疼和痛。經絡疼痛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在經脈循行線上的多個部位均可發生疼痛;二是沿經脈循行線出現“牽引痛”,常見頭痛、頸肩痛、腰痛、膝關節痛等。以頭痛為例,兩側頭痛是膽經不通暢;前額痛在胃經;頭頂痛與肝經密切相關;后腦勺疼痛則是膀胱經的問題。不同部位的疼痛好發人群不同,跟人體體質等因素密切相關,如上班族,經常用電腦、手機、伏案工作,容易出現頸肩、腰部不適,腦力工作者如果不吃早餐,則容易出現頭暈、頭隱痛的情況。
冷。好發于膝關節、后背、胃脘。穿露臍裝的人,腹部容易著涼出現冷痛;電動車一族,膝關節容易迎風,即使戴上厚厚的護膝也難以避免;后背是人體最容易怕冷的部位。因此,這三個部位容易出現冷的表現,也可能冷痛并見。
熱。經絡不通也可能出現熱的癥狀,如心經不暢出現心煩,手三陰不暢出現手心發熱等,還會導致痤瘡,甚至面部烘熱等癥狀。“熱”好發于上火一族,這些人一般脾氣大、好生氣、壓不住火。
麻木。最常見于手足、舌頭。手臂麻木多和頸椎部位經絡不暢有關系,常見于伏案工作者;足部麻木和腰椎部位經絡不暢有關,多見于久坐人群;舌頭麻木和腦部的經絡不暢有關,多發于有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人。
酸。人體肌肉容易出現酸痛,多見于平時缺乏運動的人。做運動之后的渾身酸疼,休息一兩天就會緩解;感冒初期也容易出現酸痛,這和太陽經不通暢有關。
腫脹。腫脹好發于下肢、腹部、腰部。下肢腫脹和足三陰經有關,多發于站立工作的人群;腹部、腰部腫脹和腎、心的慢性病有關,多發于中老年人。
我們可以使用幾個小方法來緩解其導致的不適感:受寒引起的經絡不通,在所循經絡處進行艾灸或針刺,可緩解疼痛;熱邪導致的上火癥狀,可在耳尖或手部穴位進行放血及口服清熱的中藥;由于姿勢壓迫導致的酸麻感受,可通過運動緩解癥狀。【詳細】
常吃4種菜讓你多活幾年
海帶降血脂
“海帶的確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菜。”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告訴記者,海帶生長在海水中,是一種含碘量非常高的海藻。海帶還含有豐富的粗蛋白、糖、鈣等,含量是菠菜、油菜的好幾倍。
張湖德指出,海帶中的褐藻酸鈉具有降壓作用,對預防白血病和骨痛病也有一定作用;海帶淀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能幫助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涼拌和做湯都是常見的吃法,不過脾胃虛寒者和孕婦不宜吃太多。”
香菇能防癌
香菇是中國人首次馴化栽培的食用菌,在我國食用歷史悠久,因為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被稱為“菇中之王”。明代皇帝朱元璋就經常食用此蔬,并認為它是 “長壽菜”。 張湖德告訴記者,香菇“益氣不饑,治風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間則常用來治治頭痛、頭暈。現代研究則證明,香菇可調節人體免疫功能,降低誘發腫瘤的可能性, 起到防癌、抗癌的功效。
蕨菜祛炎癥
蕨菜又叫做龍頭菜、如意菜,是山區很常見的山野菜。張湖德說:“前幾年我就大力推廣過蕨菜,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蕨菜中的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清炎功效,對發熱、濕疹、瘡瘍等病癥都有一定治療功效。“食用時,用開水焯一下可去澀味。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張湖德提示。
馬齒莧殺菌
馬齒莧又稱五行草、長命菜,在我國分布廣泛,鮮食干食均可,是一種古籍上早有記載的野生佳蔬。馬齒莧可用肉絲烹炒,也可用蛋、肉絲做成羹湯食 用,鮮美 可口,脆潤柔嫩。“馬齒莧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外,它本身就有很高的藥理作用。”張湖德說,馬齒莧含有大量去甲腎上 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等,可以起到保持血糖穩定、降低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詳細】
五種方式延長壽命
積極面對壓力。慢性壓力越大,端粒長度越短。布萊克本以自閉癥和其他慢性病患兒的母親為對象展開研究,發現把壓力當作挑戰且能承受者,端粒更長。因為,這有助于增加心臟和大腦供血量,使皮質醇水平短暫升高,有利于減壓。
沉思冥想。這是一種簡單實用的心理保健法,通過意念放松神經系統,達到提神醒腦的目的。研究發現,照顧老癡患者的家庭成員每天沉思冥想12分鐘,堅持2個月即可改善端粒健康狀況。
鄰里和睦。布萊克本表示,情感上被忽視、環境中充斥著暴力和欺凌等,會對端粒構成長期負面影響。安全的社區環境、和諧的鄰里關系有利于端粒健康。
結婚、保持友誼。一項涉及298名65~74歲老人的研究發現,已婚者端粒明顯比不結婚者更長。布萊克本表示,保持長期友誼也有助于端粒健康。
掙錢。收入豐厚會使端粒更長,因為掙錢能讓人更有安全感,減輕某些壓力。【詳細】
☆推薦閱讀☆
老人鍛煉謹防十個錯 七條自測老年性耳聾
有三高喝些谷物濃漿 這些食物讓血管變年輕
工作壓力太大怎么辦?試做七件事來緩解
春日新寵:百花熬作粥 喜提蔬菜界"愛馬仕"
泡沫尿不一定是腎病!睡前四個動作可護腎
春來肝火盛莫忘養心護腦 晚九點泡腳護腎
紅色防曬、橙色抗衰!番茄顏色決定保健功效
運動60歲開始也不晚!怎樣鍛煉才能有效?
如何判斷腎臟是否健康?專家教你看懂檢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