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謝藝明是深圳寶安人民醫院甲岸社康中心的主任。甲岸社康中心服務著附近四個社區,包括甲岸、龍井、建安和新安湖,常駐人口10萬以上,既是老寶安的核心商業地帶,亦是寶安區的餐飲業中心。
1月31日,新安街道在甲岸社區確定了第一家密切接觸者定點隔離酒店,大年初七開始使用。甲岸社康中心兼顧負責這家酒店密切接觸者的轉移接送,測量體溫和診療保健工作等。每天盤旋在各方協調,不是在上門隨訪,就是在轉診病患,謝藝明深感重擔在肩。
謝藝明(右四)與社區工作人員、民警逐戶排查隨訪
2月10日,隔離酒店的一位七十多歲老大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由于慢病藥吃完了,隔離期尚未結束,老人嚷嚷著非要自己外出買藥,情緒非常激動。謝藝明當即承諾代為解決,因為老人需要的多種中成藥需在指定藥店才能配齊,有些藥品醫院和社康藥房也缺貨,加上了疫情期間許多藥店已關門,無奈只能一家藥店又一家藥店跑,跑遍了大半個新安街道,最后還是差一種養心膠囊;疫情當前,許多藥品購買不到情有可原,但謝藝明依然沒有放棄,四處尋找,當天很晚才配齊指定藥物。
其實,這種事情完全可以等到第二天上班解決,可謝藝明卻說,自己送的不是藥品,而是患者的安定和安心。
社區居家的疑似患者一般都需要幾天的檢測鑒定期,一旦確診,負責向收治醫院轉移和辦理手續的是轄區社康中心,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工作。2月10日,一位疑似患者在家隔離等待檢驗結果,確診陽性后已是下半夜1:30,謝藝明接到社區電話說要緊急轉診,把病人送到定點醫院。社康中心需要負責開好轉診單,蓋章后拍照發給醫院醫務科,以及區衛生健康局確認,中間還要等待疾控中心的流行性病學調查,衛健局根據“流調”再聯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撥打120車輛接人。在這一過程中,謝藝明全程追蹤,接來送往,流程銜接,留證儲存,處理完后已是早上5點。
深圳107國道黃田路口是謝藝明每天下班回家的必經之路,可是疫情以來,他卻經常在那個路口“轉身”。2月13日晚上,謝藝明正在開車回家, 剛到黃田路口就接到社區電話,要他緊急返回。原來,建安社區的一棟隔離居民樓14天隔離時間已到,截止時間是當晚9:00。樓內57位住戶居家憋壞了,已經等不及第二天早晨再解封。
根據要求,對確診病例的單元進行硬隔離,隔離完成后需社康與社區共同出具解除隔離告知書方可外出。由于當天時間較晚,按規定必須“三位一體”人員一起到現場簽署解除隔離文書,于是三方緊急協調,準時開始解除。按流程對整棟居民樓的居民一個一個量體溫,詢問健康問題,簽署發放解除隔離告知書,當走完流程已是深夜。
這次疫情發生后,謝藝明其實比大多數人更有感觸,他早年畢業于湖北某醫學院,同學大多都是湖北人,好幾位在武漢從醫的同學都感染了,這種心理的刺痛是不言而喻的。同時,這種刺痛帶給謝藝明的,是更大的使命感。如今,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國外疫情又開始肆虐,境內防輸入的動員開始,3月15日晚,新安街道隔離酒店又接來新一批安置人員,謝藝明再一次像陀螺般忙碌起來。
疫情防控“我在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