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頭痛、惡心、流稠鼻涕、口渴、咽部紅腫疼痛、周身酸痛等不適癥狀是大家經常遇到的。但你是否知道,這些也是“傷風”的提示信號。中醫將具有善動不居、輕揚開泄、無孔不入特性的外邪稱為“風邪”,認為它是外感病極為重要的致病因素,堪稱“百病之長”。眼下正值冬季,寒風刺骨,其殺傷力強。日常生活中,風邪尤其喜歡在以下時刻攻入身體,應注意防范。
酒后。馬上年末了,很多人應酬聚餐增多,但大冷天飲酒后一定要注意防風。飲酒后,人體血管擴張,受冷風吹后血管急速收縮,可能導致血管痙攣性頭痛。酒后吹風還會加劇身體熱量損失,加速醉酒,容易誘發頭暈、惡心、嘔吐、面癱等問題。
洗澡后。洗澡后,人體皮膚汗毛開泄,機體處于外張狀態,此時見風,等于給風邪開了一扇門,輕則導致風寒感冒,對于老年人群或體虛之人,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洗澡時衛生間一定要關緊門窗,洗完徹底擦干身體,穿好衣服再出浴室。
房事時。男女房事之時,身體會出一些汗,此時腎氣為之所動,處于相對“虧虛”狀態。如果見風,很容易招致外邪感染風寒,引發感冒、發燒,也不利于陰精收藏。
睡覺時。北方的冬季,暖氣燒得熱,不少家庭有開窗睡覺的習慣。但晚上陰氣最盛,夜間的對流風容易傷到腎中陽氣,誘發頸項及腰背疼痛等問題。因此,睡覺時窗戶不要大開,留個小縫隙通風就行。
日常如何避免被風邪所傷,除了規避以上危險時刻,還得從提高自身體質入手。建議大家平時進行適當運動鍛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大汗淋漓時,由于毛孔打開,不宜用涼水沖頭或猛喝涼水,以免陽氣郁結,化為內熱,出現咽痛、發燒等癥狀;飲食方面,適當增加高蛋白和維生素食物,以補充身體營養、抵御外邪,如瘦肉、魚、奶、蛋、動物肝臟、豆制品、新鮮蔬菜及瓜果等;若不慎被風邪所困,出現頭痛乏力等癥狀,一定要注意臥床休息、適量多飲水,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軟膠囊、人丹等中成藥。如果體溫過高,應及時用毛巾蘸涼水擦拭腋下和大腿根,幫助身體散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