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期原發性肺癌中國治療指南(2021年版)》發布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記者李斌、林苗苗)為及時反映國內外IV期肺癌治療的最新進展,進一步規范和提高我國IV期肺癌的治療水平,改善患者預后,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內科分會組織專家對《IV期原發性肺癌中國治療指南(2020年版)》的內容進行更新,制定了《IV期原發性肺癌中國治療指南(2021年版)》,近日全文發表在《中華腫瘤雜志》2021年第1期上。
原發性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肺癌新發病例約78.7萬例,死亡病例約63.1萬例。由于侵襲性高,缺乏有效的早期發現手段,導致中國半數以上肺癌患者就診時已是IV期。化療是治療IV期肺癌的基石,但療效不佳。近年來,隨著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發展,IV期肺癌的治療理念在不斷更新,患者生存情況得到很大改善。
《IV期原發性肺癌中國治療指南(2021年版)》包含臨床表現、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檢查、內窺鏡檢查等)、病理診斷、分期、治療、Ⅳ期肺癌患者的隨訪等七部分。
“今年重點對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新進展進行了更新。”國家癌癥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教授說。
指南指出,病理診斷是肺癌診斷的金標準,基于遺傳特征的分子分型使IV期肺癌的治療步入了個體化分子靶向治療時代,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了新的肺腫瘤組織學分類,其中一項最主要的進展就是在IV期肺癌患者的個體化治療策略中強調了分子遺傳學的作用。
“Ⅳ期肺癌的治療原則是以全身治療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根據患者的病理類型、分子遺傳學特征和機體狀態制定個體化的治療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控制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石遠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