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廣州市9月24日電 (蔡敏婕 郝黎 張藍溪)廣東省人民醫院24日稱,在2020年9月至九月份期內,在廣州市和澳門兩個地方醫務人員及珠海海關、珠海市邊檢、澳門特區政府衛生部門等組織 的協作下,有5例澳門先天性心肌梗塞的嬰兒轉至廣東省人民醫院就診,現階段均康復治療住院。
8月25日,廣東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收到來源于澳門峰頂醫院醫生的電話,另一方表明,峰頂醫院一名有多元性心肌梗塞早產兒新生兒,存有心跳驟停狀況,根據氣管插管和做胸外按壓,臨時緩回來,可是病情危重,了解廣東省人民醫院可否派車裝運。
它是廣東省人民醫院第3次收到澳門醫院的電話,新生兒科裝運精英團隊帶著新生兒裝運系統軟件(配置呼吸機、監護儀、吸痰機、防寒保暖箱、輸液泵及其各種各樣救治藥品)考慮到拱北口岸等候,收到患者后回到醫院。
“當時在澳門展轉2家醫院,住了一個月多,之后病情忽然加劇,那時候好茫然。之后根據澳門特區政府衛生部門獲知,先前有很多病情非常重的新生兒轉去廣東省人民醫院做心臟手術,實際效果非常好,我打算試一試。”所述新生兒的爸爸詳細介紹稱。
歷經內科解決,新生兒病情慢慢平穩,而且在住院后2天后撤銷呼吸機。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科小兒科負責人溫樹生詳細介紹稱,經與親屬商議,在住院十幾天后,廣東省人民醫院給該名新生兒做根治性手術治療,矯正肺動脈鎖閉,修復室間隔缺損和房間隔缺損等,新生兒的心血管再次貼近一切正常構造。
廣東省人民醫院轄下的廣東心血管疾病研究室是先天性心臟病治療組織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廣東省人民醫院前院長羅征祥領著心臟外科精英團隊到澳門鏡湖醫院,協助其開創心臟外科。
9月至九月份間,所述的5例澳門先天性心肌梗塞的嬰兒中,有3例搬入重癥監護室,均確診為復雜型先天性心肌梗塞,各自為:中重度主動脈縮窄/室間隔缺損(3公斤,一月齡),極中重度肺動脈瓣狹小(2.95KG,2天大)和肺動脈鎖閉/室間隔缺損(2.62KG,31 6周早產嬰兒,改正胎齡38周)。病情繁雜,休重低,但一個個繁雜難點,均被解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