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健康網訊 4月26日,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mnw.cn)記者獲悉,2018年,泉州市共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2848件,同比增長186.8%,結案2724件,增長177.1%;查處案件總案值395.97萬元,罰沒款入庫數3117.54萬元。其中,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的案件28件。
去年,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抓住社會關注、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從破壞市場秩序、影響百姓生活、問題和矛盾較為集中的行業領域入手,全面開展執法檢查工作。
在食品安全方面,以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學校周邊為重點區域,以重大節假日為重點時段,開展了米面及制品、肉制品、乳制品、畜禽肉、水產品等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同時展開農村及校園周邊“三小”(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雜、小餐飲)、農村中小學食堂、網絡訂餐等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查處生產銷售篡改保質期、過期產品翻新再售、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及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和重金屬超限量等違法行為。另外,還大力開展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監督檢查,將“一品一碼”追溯專項檢查與投訴舉報核查、食品生產企業變更許可類別生產核查工作有機結合。
在藥品方面,重點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疫苗、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等高風險品種及醫療機構美容用藥開展專項執法工作。抓住中藥材、中藥飲片、假壯陽藥、網絡銷售藥品等問題突出的重點問題和重點領域,深挖違法線索,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經營、制售假劣藥品、非法經營回收藥品、非法經營特殊藥品、非法渠道購進藥品及掛靠走票經營藥品等違法行為。
在醫療器械、化妝品方面,以大型、高風險、植入醫療器械為重點,著重加強經營、使用環節執法檢查,嚴厲打擊未經批準注冊、無證套證銷售、經營使用翻新、擅自組裝大中型醫療設備等嚴重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共查處醫療美容機構違法使用醫療器械案件5起,罰沒款11萬元;以查處化妝品非法添加激素和抗生素等禁用物質、假冒化妝品、未經批準注冊等為重點,突出祛斑(美白)、祛痘、防曬等特殊用途品種,突出電商、整形美容機構等化妝品銷售重點環節,嚴厲打擊化妝品違法行為。
據悉,去年,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6.28萬人次,檢查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3.21萬家次。稽查執法工作保持高壓態勢,嚴查重罰食品藥品違法行為,有效整頓和規范全市食品藥品市場秩序,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食品藥品稽查執法工作超額完成2018年度福建省食品、藥品滿意率考核指標。
下一步,泉州市將進一步加大稽查執法力度,結合各類稽查打假治劣專項整治工作部署,以查處案件為核心,圍繞“三重點一突出”(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品種和突出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行業“潛規則”,落實好“最嚴厲的處罰”。
同時,進一步狠抓大案要案查處。緊盯熱點難點,針對區域飲食習慣、時令特點,嚴厲查處食品藥品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追根溯源,徹底追查違法產品來源和生產銷售窩點,力爭查處一批有社會影響力、處罰金額大的重大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