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7月10日電 (陳靜 孫鈺)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中華預防醫學會精神衛生分會主任委員謝斌10日在此間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心理健康已逐漸成為健康中國和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心理健康服務仍存在制度性短板。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第七屆大會暨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2021年學術會議10日在上海開幕。中國心理學會前任理事長韓布新直言:“我們在行業科學化、專業化、規范化、職業化建設方面需要補課,我們面對越來越重的社會需求捉襟見肘,我們服務隊伍的數量、質量限制明顯,還需要在制度、程序、思想三個方面解放、突破。”

上海心理衛生行業協會會長王振表示:“上海是社會心理服務最活躍、最具探索精神的地區之一。其實國家最早的正規的心理治療是從上海開始。”謝斌指出,上海率先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包括政策法規制定、管理創新和實踐積累,并表示,隨著各種制度措施有序推進和落實,將對全國各地規范管理心理健康行業帶來一定的啟示。
2006年年底,“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機構與專業人員注冊系統”(簡稱注冊系統)正式推出。經過14年發展,已有近4000名心理行業從業人員加入該注冊系統,包括注冊督導師、注冊心理師、助理注冊心理師等。此次大會也是該注冊系統在上海的首度全面亮相。
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創始成員之一、同濟大學醫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趙旭東告訴記者:“中國有上百萬人有‘心理咨詢師證書’,但僅有幾千位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和注冊督導師等。”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黨委書記、臨床心理科專家、大會組委會主席孟馥對記者說:“我是這個‘注冊系統’的首批注冊督導師,此次在上海舉辦大會是希望“注冊系統”進一步走向全國,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加入系統,為國家提供專業的社會心理服務。”

據了解,2020年1月26日,注冊系統作為全國心理學領域首個專業組織發布了抗疫心理援助《倡議書》,在國家抗疫心理援助工作中 發揮了專業優勢和專業影響力,發布了一系列工作指南與倫理規范,組織督導師和咨詢師隊伍投入一線服務,推出了抗疫科普書籍和視頻,有利地助推了心理援助工作。
本次會議推出了宣傳片《中國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百年發展史上的15件大事》,同時組織了6場會前圓桌論壇,近10萬人在線觀看直播。孟馥希望此次大會能進一步提升行業從業者的專業性和使命感,以滿足心理咨詢、心理治療規范的發展要求,同時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賈曉明在《注冊工作委員會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和注冊系統將進一步在引領行業規范、制定專業標準等多方面持續努力,為國家心理健康事業發展添磚加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