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介紹,6月13日以來,根據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發展情況,本市對6類“應檢盡檢”人群,按照風險等級細化輕重緩急,漸次開展核酸檢測。過去一周,全市核酸檢測采樣人數從每日8000人增長到近50萬人,檢測能力實現較大幅度提升。截至6月20日6時,已累計采樣229.7萬人。
集中隔離人員14天期滿再次核酸檢測
本市對6類“應檢盡檢”人群,按照風險等級細化輕重緩急,漸次開展核酸檢測,突出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優先檢測新發地市場等涉疫市場及周邊社區高風險人員,并陸續對餐飲、商超、集貿市場從業人員,中高風險街道鄉鎮居民,快遞外賣行業從業人員等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
本市要求,目前處于封閉管控的40個小區的居民,進行居家觀察,足不出戶,避免交叉感染。對不遵守居家觀察有關要求的,統一執行集中觀察措施。所有集中隔離人員14天期滿要再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的可解除隔離。
點位2083個,7472名工作人員輪班采樣
目前,市區兩級共設置采樣場所474個,采樣點位2083個,調集來自59家二三級醫療衛生機構、28家第三方檢測機構、20家疾控機構的7472名工作人員輪班采樣,全負荷運行。過去一周,全市核酸檢測采樣人數從每日8000人增長到近50萬人,檢測能力實現較大幅度提升。
本市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和承擔的任務量、檢測質量進行評估和質量監控,簽訂合作備忘錄,出現違規行為的第三方機構將被納入信用系統“黑名單”,給予聯合懲戒,督促各檢測機構切實履行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為市民提供更加專業、高效、安全的檢測服務。
建立老年人綠色通道,延長夜間采樣時間
各區、各檢測機構按照全市統一制定的核酸采樣點工作指引開展檢測工作,地點設置、人員配備、服務保障更加合理。
檢測過程中,各社區通過家園微信群、“敲門行動”等方式,分樓門、分樓棟、分小區、分時段有序組織居民進行登記、采樣,街鄉及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下沉干部、在職黨員等累計近20萬人次投入組織動員、服務保障工作。為接受采樣市民提供飲用水、遮陽棚、免洗消毒洗手液等,建立老年人綠色通道,避免高溫時段,適當延長夜間采樣時間。加強對醫護人員關心關愛,配備冰塊、風扇進行物理降溫,提供防暑降溫的飲料及藥品,定期安排醫護人員輪換,提供臨時休息場所,確保現場采樣工作順利開展。
未來一段時間,核酸檢測工作還將持續進行。
倡議市民理性檢測有序檢測
張強倡議市民,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理性開展檢測。他表示,當前仍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在應急狀態下開展核酸檢測,充分理解廣大市民出于對自身和家人健康的高度關注,希望盡早接受核酸檢測的心情。越是這個時候越要高度警惕,請大家嚴格按照二級應急響應下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要求,科學佩戴口罩,保持1.5米社交距離,不扎堆、不聚集,配合社區工作人員的引導,有序接受檢測。
按照“愿檢盡檢”原則,市民可預約登記進行核酸檢測。根據專業部門的建議,沒有高風險區域出行史、沒有接觸過高風險人員、沒有出現發熱等癥狀的市民,大家不要焦慮,請按預約時間進行核酸檢測,以確保檢測資源用在阻斷疫情傳播的最關鍵節點,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記者 李祺瑤 賈曉宏 牛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