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維護醫學的尊嚴和神圣,敬佑生命!”昨天,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舉辦的2019年中國醫師節慶祝活動暨健康北京行動啟動式上,多名優秀醫生代表全市醫務工作者做出“患者至上”的莊嚴宣誓,表達了守護人民健康的決心與信心。北京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本市居民期望壽命比10年前增加近2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0年來增長3倍,健康北京行動下一步的新方案有望于10月出臺。
北京醫生宣誓“患者至上”
今年8月19日是第二個中國醫師節,2019年中國醫師節的主題是“弘揚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國”。
廣大醫師是健康中國、健康北京建設的主力軍。在本次活動上,北京市衛生健康系統的優秀醫師代表濟濟一堂。他們中,有妙手仁心、托舉生命方舟的首都十大健康衛士;有心系百姓、勇攀醫學高峰的兩院院士、醫學科普專家;有沖鋒在前、與時間賽跑的醫療急救先鋒,有勤勤懇懇、常年奉獻工作在艱苦基層一線的最美鄉村醫生。
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黎檀實主任醫師的帶領下,北京醫師優秀代表莊嚴宣誓:“自覺維護醫學的尊嚴和神圣,敬佑生命,平等仁愛,患者至上,真誠守信,精進審慎,廉潔公正,終身學習,努力擔當增進人類健康的崇高職責。以上誓言,謹記于心,見于行動。”
683名健康科普專家上崗
為科學、有效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高市民健康素養水平,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年上半年啟動了第三批北京健康科普專家遴選工作。在本次活動上,最終確定的683名第三批北京健康科普專家名單正式公布,這些專家分別來自本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疾控中心和大專院校,其中也不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杰這樣的大專家。
“北京健康科普專家都是通過自愿報名的方式遴選出來的。”市衛健委健康促進處處長湯偉民說,這批專家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加了很多公共衛生領域的科普專家,他們在傳染病預防、公共場所空氣質量安全和滅蚊、滅蟑等方面都頗有研究。科普專家將在社區單位以及各類媒體上發出權威聲音,普及健康知識,促進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升。“市衛生健康委正在農村地區和城市居民社區建立公共衛生委員會,以此作為橋梁,讓健康科普專家深入居民身邊,傳播科普知識和健康政策。”
“目前在健康中國十五項行動中,已經提出醫生的科普行為要和醫院績效以及醫生評職稱等獎勵機制掛鉤。未來北京市也要出臺這樣的政策。”湯偉民說。
居民期望壽命10年增兩歲
2008年奧運會后,北京市政府將“健康奧運、健康北京”的熱潮繼續發揚光大,制定下發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2009-2018年)》,全面啟動健康北京人行動,用健康促進策略應對城市病的挑戰。截至去年底,該行動計劃正式結束。
“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到2018年底已正式結束。從評估來看,10年來,通過普及健康知識,動員市民參與健康行動,不斷改善健康環境,市民健康狀況持續向好。2018年,本市居民期望壽命比十年前增加近2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0年來增長3倍。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運用這些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北京居民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作出正確決策的人口比例達到32.3%,位居全國第一。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衛生健康委正在牽頭制定健康北京行動下一階段具體方案。未來本市將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保障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為出發點,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全周期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全人群防控重大疾病,深入推進健康北京行動。具體來說,方案將從個人、家庭、政府和社會多個層面出臺多項措施,推動健康北京行動。據悉,該方案預計在今年10月正式出臺實施。(記者 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