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對于孩子們來說,春天更是骨骼生長、大腦發育的主要季節。近日,山西省人民醫院兒科生長發育門診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主要針對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性早熟等相關問題。那么,對于孩子的生長發育,家長有哪些認識誤區呢?又該如何助力孩子長高呢?帶著這些問題,山西晚報記者采訪了省人民醫院兒科生長發育門診主任醫師楊曉麗。
A 及時治療很重要
太原市迎澤區并州東街劉女士的兒子上小學三年級,在教室的座位、排隊,都是在第一排。可這個第一,不僅不能令她開心,反而很發愁。雖然劉女士很關注孩子的身高,每天想盡辦法讓孩子吃好睡好,補充營養,沒想到孩子身高沒長多少,反而越來越胖。有時候,劉女士也在想,孩子長不高,是不是因為我們父母的個子都不太高,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是到了青春期就會長高了?
山西省人民醫院兒科生長發育門診主任醫師楊曉麗說:“我們在接診時,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有的孩子的身高已經明顯低于正常水平,家長卻不自知。孩子能不能長高,跟遺傳、營養、疾病等都有很密切的關系,很多家長對矮小的干預不太了解,總是處在一個觀望的態度。往往孩子就在等待的過程中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楊曉麗解釋說,如果是因為疾病引起的矮小,一定要及時進行干預,比如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千萬不要等。很多孩子由于父母的觀望態度,實際就診的年齡就會偏大,那么生長潛力就小了,用藥的效果也不好了,甚至有的女孩子來了月經兩個月以上,男孩子十六七歲再來就診就已經晚了,骨骺已基本閉合,骨骺線一旦閉合,身高就停止生長,身體的高度就基本定型。當發現孩子真的不長個時,再到醫院就診為時已晚。
B 認識誤區莫緊張
那么孩子身高多少屬于矮小呢?楊曉麗介紹,矮小的標準是同年齡、同性別、同種族的情況下,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小兒標準身高的30%以上就屬于矮小了。或者孩子兩歲以上生長速率明顯降低,每年生長速度低于5厘米的情況也屬于生長發育遲緩。另外還有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兒等,出生體重低于2500克,追趕不達標的,3歲時還很低,就要進行干預治療了。
楊曉麗建議,進行干預治療的最佳年齡是五六歲。孩子年齡越小,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生長的潛力及空間越大,對治療的反應越敏感,生長效果越好。同時孩子年齡越小體重越輕,用藥的劑量越小,所花費用越少。同時,因為生長激素不能濫用,要嚴格掌握適應癥,并長期監測,所以要由專科醫生跟蹤指導治療。
“但是在實際接診過程中,很多家長一聽要用生長激素就很緊張。”楊曉麗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一定要糾正很多家長的認識誤區,所謂的生長激素,跟糖皮質激素強的松、地塞米松這一類激素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胰島素,它也是激素,但是糖尿病人是必須用的。生長激素對于矮小的病人,尤其一些患有特殊疾病、體內生長激素缺乏的病人是很有必要用的。
C 盲目用藥隱患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民眾整體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外,對孩子的身高要求也變高了。很多家長打算讓孩子從事對身高有特殊要求的職業,比如運動員、演員、主持人等。但是楊曉麗建議家長,不可給孩子亂服“增高藥”,盲目、過量的補鈣,亂吃保健品。
楊曉麗強調,亂吃增高藥可能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甚至造成性早熟。楊曉麗說:“目前沒有口服的增高藥,市場上口服促進身高的一些藥品很多是賴氨酸保健品,沒有多少效果,還有可能含有雄激素,短時期內可能促進身高,但實際上,促進身高的同時,也促進了骨骺成熟,促進了性發育,最終身高反而低了。”
楊曉麗介紹,目前研發的生長激素都是通過皮下注射的,由專科醫生跟蹤指導治療,口服生長激素還在研發階段,所以一定不要亂服“增高藥”,建議家長關注孩子身高的同時,一定要到正規的生長發育機構來就診。
另外,一說到長高,大部分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補鈣,但這樣的認識非常片面。楊曉麗說:“長高主要依靠長骨的縱向生長,骨骼生長需要鈣;同時,鈣的多少還決定了骨的硬度,但鈣并不是促使骨骼縱向生長的主要動力,更重要的是生長激素和從食物中獲得的蛋白質和營養素。因此,長高不僅與補鈣有關,還與各生長要素是否正常有關。盲目、過量補鈣不僅不能直接促進長高,還可能存在某些隱患。”
D 春季長高時機別錯過
世界衛生組織有數據顯示,孩子的生長發育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春季身高增長最快,可達到全年身高增幅的40%-50%。那么在春季,家長應該如何助力孩子長高呢?
楊曉麗建議,首先是保證營養。營養素的充足與均衡是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家長要保證孩子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特別要適當補充動物性蛋白。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鋅、鐵和B族維生素在動物性食物中較豐富,缺乏這些營養素也容易造成孩子身材矮小。此外,鈣、磷元素及維生素D作為骨骼的重要物質基礎,也要確保供應。
其次,堅持身體的鍛煉。鍛煉身體能促進孩子骨骼、肌肉、關節、韌帶的發育和功能健全。家長可以督促孩子每天進行20-40分鐘的有效運動時間。
再次,充足的睡眠及愉悅的環境和心情也必不可少。孩子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保證8-10小時的睡眠,這樣會使體內生長激素和其他身長發育有關的激素處于最佳的分泌和發揮功能的狀態,發揮最大的生長潛能。良好的心情和積極的情緒也能促進生長,家長不要給予孩子過重的學習和精神壓力。